词语:

银铤

拼音:yín tǐng

银铤的意思:

犹银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唐 康骈《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及夜,各以衣物包裹而归,明旦开之,如坚土削成银鋌。”清 赵翼《古诗》之十:“古人用钱币,银鋌 宋 始行。”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近年 西安市 发现 天宝 时银铤四个,各重五十两。”

〖银〗字的解释:

金属元素,银元素,符号Ag(argentum)。白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强,导电、导热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用途很广。通称银子或白银。

跟货币有关的:~行。~根。

像银子的颜色:~灰。红地~字的匾。

姓。

〖铤〗字的解释:


(鋌)
tǐng
快走的样子:铤而走险。

(鋌)
dìng
古代称未经冶铸的铜铁。
箭头装入箭干的部分。
古同“锭”,专门铸成的各种形态的金银块,用以货币流通。
笔画数:11;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312154

上一个词:杂科

下一个词:生尘

相关词语:

俸银银粟银篦银行银雁乌银银绢银海银旛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