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顿
拼音:nán dùn
南顿的意思:
(一)、古国名、县名。春秋时 顿国 为 陈国 所迫,南迁,故号 南顿。西汉 置县,因以为名。明 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城 顿 而还”杨伯峻 注:“顿,国名,姬 姓,即今 河南省 项城县 稍西之 南顿 故城。”参阅《汉书·地理志上》。(二)、佛教语。禅宗主张顿悟佛果的一派,即南宗。《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宗派源流·禅宗》:“﹝ 弘忍 ﹞弟子中的佼佼者有 神秀、慧能、慧安、道明、智铣 等,就中 慧能、神秀 为最著,开创‘南顿’、‘北渐’二派。”参见“南北宗”、“南顿北渐”。
〖南〗字的解释:
南nán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姓。
北
南
nā
〔南无(
北mì)〕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北
笔画数:9;
部首:十;
笔顺编号:122543112
〖顿〗字的解释:
顿(頓)
dùn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叩,跺:顿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疲乏:困顿。劳顿。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次:三顿饭。
古同“钝”,不锋利。
姓。
笔画数:10;
部首:页;
笔顺编号:1525132534
上一个词:炜烨
下一个词:夭袅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