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讥调

拼音:jī diào

讥调的意思:

讥嘲戏弄。《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调。尝与 习凿齿 共行, 绰 在前,顾谓 凿齿 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凿齿 曰:‘簸之颺之,穅秕在前。’”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自 贺秘书 知章 、 贾相 躭 、 顾著作 况 ,讥调 秦 之至于 陆君 者也。”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白练裙》:“ 马湘兰 负盛名,与 王百穀 诸公为文字饮,颇不礼 应尼 。 应尼 与 吴非熊 辈作《白练裙》杂剧,极为讥调。”

〖讥〗字的解释:


(譏)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
查问,察问。
指责,非议:讥议。讥弹(tán )(指责,抨击)。
规劝。
笔画数:4;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5

〖调〗字的解释:

● 调
(調)
tiáoㄊㄧㄠˊ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5. 调理使康复:~养。~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
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 调
(調)
diàoㄉㄧㄠˋ
1. 乐曲;乐谱:曲~。采菱~。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3. 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格~。
7. 选调;提拨:从基层~选干部。
8. 调动:岗位~整。
9. 征集;征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研。内查外~。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档。
12. 调换:~座位。
● 调
(調)
zhōuㄓㄡ
◎ 朝,早晨:《广韵·平尤》:“~,朝也。”

上一个词:鹤台

下一个词:苴枲

相关词语:

调度低调强调腔调三调调竽诙调讥视步调讥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