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黄
拼音:tiē huáng
帖黄的意思:
贴黄。唐 时敕书用黄纸,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黄纸贴之,谓之帖黄。后世上奏状札子,摘举要旨,写在另外的纸上,贴附于后,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黄敕既行,下有小异同,曰帖黄。一作押黄。”《新唐书·宦者传上·马存亮》:“枢密使无听事,唯三楹舍藏书而已。今堂状帖黄决事,此 杨復恭 夺宰相权之失也。”清 袁枚《随园随笔·帖黄》:“今人具奏,自摘大旨,用白纸帖之,亦名帖黄。始於 崇禎 元年三月。”〖帖〗字的解释:
帖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帖
tiě
便条:字帖儿。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帖
tiē
妥适:妥帖。安帖。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姓。
笔画数:8;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21251
〖黄〗字的解释:
黄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姓。
笔画数:11;
部首:黄;
笔顺编号:12212512134
上一个词:欠据
下一个词:营家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