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蛮声

拼音:mán shēng

蛮声的意思:

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声。 宋 苏轼 《和王巩》之六:“勤把鈆黄记宫样,莫教絃管作蛮声。”

〖蛮〗字的解释:


(蠻)
mán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 )。蛮不讲理。
愣,强悍:一味蛮干。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笔画数:12;
部首:虫;
笔顺编号:412234251214

〖声〗字的解释:

● 声(聲)shēng ㄕㄥˉ
◎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 名誉:名声。
◎ 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英文翻译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上一个词:庚午时

下一个词:逆种

相关词语:

变声声明鞭声吸声吠声讪声声呐霸蛮声闻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