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
拼音:nán zhào
南诏的意思:
也叫蒙舍诏。唐代中国云南西部六诏(六个称王的部落)之一。因在其他五诏之南,故名。后来兼并五诏,迁都大和城(今大理),一度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地方政权。10世纪初灭亡。南诏主体族与今彝、白族有直接关系。〖南〗字的解释:
南nán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姓。
北
南
nā
〔南无(
北mì)〕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北
笔画数:9;
部首:十;
笔顺编号:122543112
〖诏〗字的解释:
诏(詔)
zhào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笔画数:7;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53251
上一个词:滋液
下一个词:宁吉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