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掆鼓

拼音:gāng gǔ

掆鼓的意思:

(一)、乐器名。一种小鼓。长三尺,上有盖,隋大业中炀帝宴享曾用之,奏乐时常先敲击之以引大鼓。见《文献通考·乐九》。按,《隋书·音乐志中》作“棡鼓”。
(二)、曲名。传为黄帝既杀蚩尤所作,共十章。见《文献通考·乐九》。

〖掆〗字的解释:


gāng
同“扛2”。
笔画数:11;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25431252

〖鼓〗字的解释: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饱瘪泄

笔画数:13;
部首:鼓;
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上一个词:扯猫尾

下一个词:僻左

相关词语:

三鼓鼓励鼓舞板鼓掺鼓鼓筴鼓鳃鼓佬鼓音烽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