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识食体证

拼音:shí shí tǐ zhèng

识食体证的意思:

佛教术语,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故。

〖识〗字的解释:


(識)
shí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識)
zhì
记住:博闻强识。
标志,记号。
笔画数:7;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25134

〖食〗字的解释:


shí
吃:食肉。食欲。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笔画数:9;
部首:飠;
笔顺编号:344511534

〖体〗字的解释:

● 体(體)tǐ ㄊㄧˇ
◎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体(體)tī ㄊㄧˉ
◎ 〔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 (體)
● 体(體)bèn ㄅㄣˋ
◎ 古同“笨”,粗壮。
◎ 古同“笨”,抬灵柩的人。
英文翻译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证〗字的解释:


(證)
zhèng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笔画数:7;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121

上一个词:商咄

下一个词:幂平均

相关词语:

嗳腐食臭体大思精贪食之力进食之礼不食周粟黄袍加体并日而食伴食宰相饱食暖衣不识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