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
拼音:zhuàn lì
篆隶的意思:
篆书和隶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篆隶相鎔,苍雅品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魏 正始 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米芾 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於海内。 芾 於真楷篆隶不甚工,惟於行草,诚入能品。”〖篆〗字的解释:
篆zhuàn
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
书写篆字:篆额。
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
笔画数:15;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551353334
〖隶〗字的解释:
隶(隸)
lì
附属,属于:隶属。配隶(从属)。直隶中央。
封建时代的衙役:隶卒。皂隶。徒隶。
旧社会中地位低被奴役的人:奴隶。隶仆。
汉字的一种书体:隶书。隶字。汉隶。
隶
(隸)
dài
古同“逮”,捕获。
笔画数:8;
部首:隶;
笔顺编号:51124134
上一个词:霜讯
下一个词:燕宇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