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嶷
拼音:qí yí
歧嶷的意思:
(一)、《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毛 传:“岐,知意也;嶷,识也。”后谓幼年聪慧为“歧嶷”。《后汉书·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文选·左思<吴都赋>》:“歧嶷继体,老成弈世。”刘逵 注:“歧嶷,谓有识知也。”《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彭城王勰 字 彦和,少而歧嶷,姿性不羣。”(二)、谓六、七岁。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歧嶷﹞亦言六、七岁也。”王闿运《王仲章碣》:“君天姿雋异,缉熙光明,曾未歧嶷,堂堂神秀。”
〖歧〗字的解释:
歧qí
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歧途(岔道,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歧歧”)。
不相同,不一致:歧义。歧视。
笔画数:8;
部首:止;
笔顺编号:21211254
〖嶷〗字的解释:
嶷yí
〔九嶷〕山名,在湖南省。相传是舜安葬的地方;又指九嶷山之神,如:“嶷嶷缤兮并迎。”。亦作“九疑”。
笔画数:17;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35311345452134
上一个词:懵冒
下一个词:灵仪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