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儒素

拼音:rú sù

儒素的意思:

(一)、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二)、宿儒,名儒。
(三)、泛指儒士。
(四)、儒术,儒学。
(五)、指读书人家。
(六)、儒雅质朴。

〖儒〗字的解释: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古同“懦”,懦弱。

笔画数:16;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4524444132522

〖素〗字的解释:

素 sù

◎ 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 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 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 物的基本成分:色素。毒素。维生素。
◎ 向来:素来。素常。素志。平素。
◎ 白,不付代价:素餐。
◎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素食。素席。素油。
反义词:荤、艳

上一个词:豆䜺儿

下一个词:圣期

相关词语:

儒雅侏儒九素白素素虮素丝素幔素质素写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