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五则

拼音:wǔ zé

五则的意思:

(1).指衡量事物的五个标准。《汉书·律历志上》:“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準,準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为五则。”(2).谓帝王应恪守的五项法则。《国语·周语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韦昭 注:“则,法也。谓象天、仪地、和民、顺时、共神也。”

〖五〗字的解释:



◎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中译英:five


〖则〗字的解释:


(則)

◎ 模范:以身作~。
◎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 效法:~先烈之言行。
◎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上一个词:究理

下一个词:自利

相关词语:

五度五爻否则五缞五庙五金五库五达五猖五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