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繐帐

拼音:suì zhàng

繐帐的意思:

1. 用细而疏的麻布制成的灵帐。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于臺堂上安六尺牀,施繐帐。”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坟未宿草,野絶动轮之宾。” 唐 刘禹锡 《哭庞京兆》诗:“今朝繐帐哭君处,前日见铺歌舞筵。” 吕志伊 《读史感赋》诗:“而今立马西陵望, 铜雀臺 荒繐帐空。”2. 泛指布帛制成的帐幕。 明 徐渭 《雪》诗:“天孙纤手裁素罗,繐帐横施九万里。”

〖繐〗字的解释:


suì
同“穗”②。

笔画数:18;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125112144544

〖帐〗字的解释:


(帳)
zhàng
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帐子。帐幕。帐篷。蚊帐。青纱帐。
同“账”。
笔画数:7;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3154

上一个词:十二指肠

下一个词:贫吏

相关词语:

帐篷手帐红帐报帐下帐歇帐帐饯旧帐旃帐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