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
拼音:jiāng zǐ yá
姜子牙的意思:
即 太公望 吕尚 。 周 初人。 姜 姓,字 子牙 。俗称 姜太公 。佐 武王 灭 殷 ,封于 齐 。 清 钱大昭 《迩言》卷五:“《孙子兵法》曰:‘ 周 之兴也, 吕牙 在 殷 。’《史记·留侯世家》正义曰:‘ 太公 , 姜子牙 , 周文王 师,封 齐侯 也。’案: 子牙 之字,盖始於此。”《冷眼观》第二四回:“难不成他们的上帝是一种非怪、非妖、非人、非畜,所谓 姜子牙 的坐骑四不相去冒充的么?”参见“ 太公望 ”。〖姜〗字的解释:
姜jiāng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黄色,味辣,可供调味用,亦可入药:生姜。姜汤。
姓。
笔画数:9;
部首:女;
笔顺编号:431121531
〖子〗字的解释:
● 子zǐ ㄗˇ
◎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 姓。
同、反义词 :父 ;母;女 笔顺编号:521
〖牙〗字的解释:
牙yá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特指象牙:牙雕。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姓。
笔画数:4;
部首:牙;
笔顺编号:1523
上一个词:格拉
下一个词:搭界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