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孙中山

拼音:sūn zhōng shān

孙中山的意思:

(1866—1925)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早年在香港开始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次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欧、美各地宣传革命。1905年在日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学说。以《民报》为阵地,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进行激烈论战,并多次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政权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年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中国国民党,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有《孙中山全集》。

〖孙〗字的解释:

孙(孫)sūn ㄙㄨㄣˉ
◎ 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
◎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 姓。
孙(孫)xùn ㄒㄩㄣˋ
◎ 古同“逊”。

〖中〗字的解释: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适于,合于:中看。
外西洋

zhòng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外西洋
笔画数:4;
部首:丨;
笔顺编号:2512

〖山〗字的解释: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姓。
笔画数:3;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

上一个词:石中美

下一个词:中兴颂

相关词语:

邓中夏兴中会丁肇中水中丞火山灰中庶子马骝山中黄门石中美蚌中月